55小说网 > 九步岭 > 第六章: 归 队 上

第六章: 归 队 上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六道转轮朝阳帝国位面电梯

一秒记住【55小说网 www.55xiaoshuo.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9890”

    “为什么说不可能是上级的电文”我不明白。

    “这篇电文来源的波段,频率都不是我军所常用的,而且刚才发来的电码虽有一堆,但零乱不堪,感觉不是熟练的发报员发出的。”胖子拿过电文:“这个电波只能说,他不是发给我们的,是被我们碰巧截获,它早就已经在发送了,我只记下最后的这段电码。上级发报,除了会事先回复呼叫,其次绝不会在战斗期间,冒着风险发送完全没有加密的电文。”

    “那这数字什么意思”我问。

    “这是最简单的莫尔斯密码,电报员的基本功就是熟背常用的2000多个电码,“9890”对照过来是一个英文字母i。”胖子说完,两手摊开“就这样。”

    我们一头雾水,不是上级的,那就是附近某个电台发出的,可这荒郊野岭的,除了白狗子,谁会传送信息过来白狗子也没那么傻吧,丝毫不加密,埋着头把一大段电文往外送。翻译出来的还是洋文,莫不成美帝的特派员横跨太平洋藏在大山中这岂不是无稽之谈。

    “以你的发报经验来看,这会是一篇什么样的电文以至于还添上洋文”我实在好奇。

    “依我看。”胖子咬了咬牙:“这么多年,除了外军和边境特级电报,国内的军队实在没必要用洋文,这对加密没有任何作用,有时还会弄巧成拙。这不是普通的电文,或者说,这不是电报的本来内容。”

    瞧我们的疑惑没有半点削减,胖子又耐心解释道:

    “这么说吧,就好比旧社会的镖局,我有一批珠宝要请您押运,可又不想让人知道,怎么办呢把它们藏匿到南瓜里,运送出去,外人看起来便是南瓜,而其实不然,懂了吧”

    “合着,好不容易逮着一个电码,还是伪装过的”金龙有些失落。

    “哎哟哎,大爷您可算明白咯。”胖子拱着手说。

    几个人望着这仅仅就一个字符的电文,却毫无主意。

    “滴”

    那个让人焦急的电报信号又一次响起,电报的指示灯也同时亮起,胖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频率调整平稳,接收电文。本不报任何希望,可眼瞅着那一脸横肉的面貌,开始泛起一丝不经意间的微笑,并且此次电文经过预先的核对安全码才接收,我们顿觉得这次靠谱

    电文翻译大意是,水坝收到8142的紧急呼号,准许以加密的预留二号安全码,开启紧急通话。而这里的水坝,便是织金地区134团团部的代号。

    这种灾难后能找到组织的喜悦感是难以用语言陈述而出的。我们也相当熟练的,将地图摊开,把坐标和情况汇报了过去,团部很重视,表示会以最快的速度赶来救援,并要求,首先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处于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没把那些诡异的事情汇报上去,只是说打了一场遭遇战,其次便遇上山体滑坡。

    道路崩塌,无疑是救援部队最大的阻碍,我干脆叫上大家,年纪大的青年人帮扶着点,行李多的,几人相互分担着点,从山路绕行到对面的公路,这样一是方便部队更快的找到我们,二是减少部队救援的难度。

    路过那个崩塌的大坑时,我粗略的观摩了一下,说成山体滑坡,我自己都不信,坑洞周遭是大量的乱石和齐刷刷的土层,断断续续的还在掉落,许多倒下去的树木,树龄少说也有几十年,早已根深蒂固,对土层的渗透力相当大,况且植被覆盖率着实不算差,引发山体滑坡的可能性很小。山体滑坡更没有垂直下陷一说,贵州大多发生在石漠化很严重的的半坡阳面,侧滑而下,直至山脚。

    对这样一个怪坑,大家自然都躲得远远的。金龙抛出一大块石头,扔了下去,有十几秒之多才听到细微的仿佛落入地下水似的回响,可想洞穴之深。一些老人说,这很像贵州农村所说的“野猪洞”,不过没这么大,据说这种洞穴多在竹林和松树林里,很像野猪的巢穴,里面会有清香,将家禽,甚至黄牛都吸引进去,一旦出入,再无踪迹,时间久了,村民们为了警告路人,会把周围的植物清理干净,突出洞穴的位置,以免误入。

    一个小时后,全队人马到达坑洞对面,等候救援。

    时间临近清晨,东方略微被涂抹出几笔不算耀眼的红,这日会有个好天气。远处车灯闪耀,几层林子都被灯光穿了个透,一辆威利斯打头,跟着两辆十轮卡,上面全是我军战士,有三个排的人数。

    我赶忙稍微将这些凌乱的衣服整理一下,四人列队站好,距车十几米左右开始敬礼,威利斯还没等停稳,上面下来一个二十五六岁,满面红光的年轻人,前胸口袋上露出一个明亮的笔头,腰间除了枪匣子,还有一个牛皮软包,估计不是政委就是宣传部文书什么的。

    “下车”他冲十轮卡的战士喊:“一排,帮老百姓拿行李,二排,组织百姓上车,三排,医务兵,检查伤员”

    命令下达,战士们都拥了上去,分工明确,果断干练,我对他的第一印象还不错。他火急火燎的大步上前,回敬军礼:

    “你们便是改编过来的8142侦察队吧”

    “8142侦察队向首长问好”我们回答。

    “我是134团新来的政委,我叫曾翰颐。我特代表团长和各级战士向你们的英勇和无私精神,表示赞扬。”他握着我们的手说:“我听团长提及过你们,按军龄,我更该叫你们首长才对啊。”

    “团部如此重视,救援如此迅速,我们一定不忘党的关怀和指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说完,政委便决定亲自开车,将四人集中到威利斯上。老百姓分为两车,每车由一个排多的士兵照顾,我不得不感慨,在这种特殊时期,这样的行动无意是最能争取民心的,显得尤为亲切和随和。

    一路上,我向政委把事情的情况做了更详尽的一些汇报,自然一些东西,说不清的,便省了去。他激动得很,说一定要给我们宣传到师部去,把这种精神和标兵面貌刊登党报,还要申请上级颁发功勋什么的。可对于我,当时最大的心愿不是嘉奖,不是表扬,只是赶紧回部队吃香喷喷的白米饭而已。

    到了织金县政府门口,早已等候的救济会,政府人员,医务人员,帮着百姓检查身体,嘘寒问暖,发放食物,那个年代,我军的救灾应急机制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政委交代几句,便上车直奔团部了。

    团部的位置挑选得十分巧妙,挑选了一条封闭的街口作为大门,有士兵把守,驶进去便是较大的空地,停放着卡车,汽车,两门美帝115毫米榴弹炮,其中有一个被硕大的帆布盖住,中间高起,四周低矮,但凭借帆布一侧凸出的纹路和形状,我猜测,极有可能是缴获的谢尔曼坦克。

    汽车停在主楼前,它是用一栋老式的办公楼临时设立的,木质的窗框夹带着泛黄的玻璃,墙面的水泥很粗糙,只用了很简单的一条纹路做了装饰,一面国旗挺立在楼前与国徽相应。二楼的位置,悬挂着红纸板打出的标语:“忠誠于黨,熱愛人民,恪守紀律,英勇善戰”。显得格外稳重成熟,不怒自威。门前挂着白底黑字门匾,写着:“中國人民解放軍15軍45師134團團部”。

    登记后,政委和几个战士热情的带我们去领脸盆,被子等生活用品。听他说这栋楼,当初是国民党政府人员的居住楼,基础设施还挺完善,甚至一些房间还有单独的浴室,卫生间,电灯电话也都修复过了,为了方便团部同志们更快捷有效的工作,特地把三楼以上的楼层,都改为居住室了。

    “到了。”政委把4楼的房间打开说:“几位同志,一路上也辛苦了,赶紧歇息吧,下午我再来叫几位吃饭,对了,热水房在走廊尽头,钥匙留下了,有事,桌上的电话能用。团部事务有点多,先忙去了。”说完,拿着公文包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