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小说网 > 九步岭 > 第十五章:别有洞天 下

第十五章:别有洞天 下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六道转轮朝阳帝国位面电梯

一秒记住【55小说网 www.55xiaoshuo.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水面顺着两旁高耸的崖壁伸展开去,没头没尾的拖着悠长的裙摆,在前头肆意的舞动,变幻,当你试着探清它本来该有的样子时,它却固执的让夜色把它与天的距离拉得太过亲近,朦朦胧胧,难以捉摸。

    一层层红晕,那是由木筏间隙抚摸着的涟漪,一阵阵呼啸,这是从大山空岭敲响的风铃,一段段路途,都是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现在我们的大概位置在哪”金龙问。

    我把防水布套住的地图小心翼翼的拿了出来,小妹帮着打光:

    “我们一个小时前的位置是野鸡河的中游一带,现在......”

    沿着野鸡河一路向西南,如果不是刚才那些怪物捣乱的话,我们应该快到了它的下游,也就是我们原定的寨子头,在那登陆。而现在阴差阳错的到了这个小支流里,方位既然没错,那按地图往前推,这条小河的标示最后落在一座山岗的阴面,之所以说是最后,是因为地图上这条支流的勾绘只有一截,便戛然而止。这是几张地图中唯一以山川河流为主要单位的地图,上面的高斯等高线标注的小河截断的地方平均海拔有1100多米,而看着这小河没有丝毫断流的意思,只能推测,这条小河流会是经过那座大山的一条地下暗河,所以地图才没有勾画完。

    “我还不如告诉你,我们要到哪里了。”我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名。

    “雷打坡”小妹说了出来。

    这个地点,对于大多数贵州人并不陌生,尤其是老一辈的人,它的地形并不奇特,地理位置也不算重要,这样一个地方被人们熟知的其实是历史原因,可大部分人只知道那是一个乱坟岗,殊不知这与当年号称“贵州王”的黔系军阀头子王家烈有关,当时老蒋对黔系军阀是不发饷钱的,为了扩充军备,他便征收“鸦,片税”,科目繁多,收费杂乱,带着手下几万“双枪兵”把整个贵州搞得乌烟瘴气,鸦,片横行,甚至连后来红军入黔才也把它作为货币,鸦,片已近快充当一般等价物了,用来交换银元,枪支,珠宝。而对于那些吸食鸦,片导致身无分文的人们,偷抢打杀,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这自然成为他地盘的一大隐患,王家烈便干脆把这些人统统抓起来,找一处偏僻的地界,全部处理掉,至于是如史书说的枪毙还是民间的折磨致死,都不得而知,王家烈所挑选的,便是这个地点。

    说话间,河道进入一个拐角,抹开拐角,视角伴着河水被20多米的洞口所吞噬。洞口的弧度浑然天成,几株枯木悬在崖壁上,时不时还向下掉落雪凝,靠得越紧,看着它黑压压的从你头上扑来,心里有丝莫名的紧张,直至滑进洞穴,这种压抑与洞内的暗色调交织为一体。

    “这还是个溶洞呢。”小妹打着手电望向头顶。

    一人高的钟乳石倒挂在顶上,冬季洞内的气温比外界更高一些,那些石块耸立着,光滑,且富有光泽,有成片的,有落单的,更有依附着生长的,滴滴答答的向下陨落水滴,不紧不慢,丝毫不受外界干扰。

    穿过另一个小一些的洞口,水流的速度稍微加快了一些,我们也不用再滑动,任它带着走,这反而说明这条地下河是有出口的,偶尔还能感受到小风拂面。

    “这里怎么有那么多的煤灰”胖子打量着左手边的位置。

    一个巨大的土堆,或说是煤灰堆积而成的土堆,上面已经湿透,生硬,泛了绿,时间很久了,这么大的煤灰堆,除了人为的倒放,没别的解释。

    “可能附近曾经有工厂吧,把这当垃圾堆。”我说。

    “哪个工厂要把煤灰藏在这么隐蔽的地方”金龙接着问,我却不知道这么回答。

    贵州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多洞穴多空山的地质环境,这些洞穴早期的确被很多黑厂,煤矿军阀什么的,当做天然仓库或是垃圾堆,其实后来慢慢品味,这些地方风景独特,都是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政府也是这么开发的,算是保护下来了。

    可接下来,过下一个洞口时,却发现了疑点。这个洞口不像前面那样,浑然天成,它很规则,完全呈现很对称的拱形,墙壁上一道道的切痕,年代虽久远但与前面自然形成的洞壁有着很明显大差异,这分明是人工凿出的。要是为了方便通过,它本来的高度就足以,可仍凿出这么宽大的拱形,只能是为了方便更大的船只通过,这里难不成还成了地下的交通暗道不管是什么,这些发现,我都用铅笔在地图上补充了上去,不能遗漏。

    “快看那”山鬼的声音在洞内回荡。

    “阶梯”金龙也说着。

    在洞壁的一侧,几块乱石停靠在一堆断裂的钟乳石旁,怎么看怎么不自然,我站起身才瞧见被遮住的几节阶梯。

    “不会是白狗子藏军火的地方吧”胖子来了劲。

    “不太可能”我看了看四周说:“这里比较潮湿,军火囤在这,是很愚蠢的。”

    “下去看看”金龙拉起背包,就要起身。

    在西南剿匪斗争中,白狗子挖洞,藏洞,搞洞堡那是出了名的,要这真是白狗子的地方,我们也不枉颠簸此程了。

    把木筏停在一颗钟乳石旁,为了防止它被水流带走,金龙特地将一根麻绳穿过木筏上的木头,一边用活套套住钟乳石,这样就算水流再怎么冲击,只会越拉越紧,不会松懈。

    五人小心的踏上这块湿软的地界,搬开那些乱石,出现半块矮小的石碑,上面布满苔藓和水滴形成的坑洞,我拿过山鬼的匕首,顺着上面有凹形槽的轨迹,轻轻刮开,十分钟左右,能大概看出,上面刻着文字,打头的两个字很像“千”和“回”,下面的一个字,费了好大劲才把它认出来,“廊”,连起来就是“千回廊”,背后的大字倒是清晰些,半壁的刻着“同治庚午”下面就是密密麻麻的小字体,难以辨认,可能是描绘这个工程。而这几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笔画却又不像楷书那样一板一眼,倒是带着一点圆滑的模样,这种字体在一些流传出的清代科考文章中常有,这就是馆阁体,清朝的官方字体,就连老蒋的一些地方政府后来发布告示都还在沿用。可以看出,这是清代的官方修筑的阶梯,至于作用,我是难以猜出。

    阶梯外侧的一堆枯骨,和破烂分解的粗布一类东西,倒是有点警示作用,骨头的韧性和质地很强,所以几百年还能留下。也许这是清朝完工后,将这些老百姓杀了灭口,掩藏秘密,这种事在古代并不少见,很多工程完工都会让修筑的老百姓死在里面,当做祭祀。这和后来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大工程开始前都要买奠基碑是一个相同的道理,只不过,换了对象。

    几个人讨论了一番,关于是否要进去,主要是我和金龙遭遇那次奇特的经历后,我们多少有点怀疑这个险值不值得冒,别又是毫无收获,还差点把命送给大山。胖子倒是说,这是清朝的工程,说不定会被白狗子利用来做什么勾当,可以进去侦察,要是发现任何问题这次人多,能快速解决掉。

    那打定主意,五个人沿着阶梯向上进发。

    这些阶梯的石块很工整,甚至还留有特地打磨过的痕迹,只是时间太久看起来没那么平整罢了。但不得不佩服古人再无近代大机器时代工具的情况下,工程的细致程度与质量。这个阶梯是紧邻着山壁开出的,走得久些,感觉特别的安静,甚至有与世隔绝的境界。

    空气很纯净,带着一丝泥土味。我偶尔拿出一根洋火擦亮,让它自己燃烧殆尽,这是进入洞穴必须要做的,没有火把也只能用它了,一旦火柴熄灭,那就说明这是个死穴,里面的氧气已经不足,要赶紧折回,以免等发现了,人就会缺氧晕倒,等到那时一切都晚了。

    看了看手表,已经走了快半个小时了,这个阶梯还没走到尽头,也没见到有任何要出现建筑或是特殊地方的征兆,一如既往的向前,向前。我心里自然有些躁动了,谁会修筑如此长度的阶梯走廊,而且还完全不明目的。

    “不行”我还是忍不住:“我觉得应该回去了。”

    “说真的,老板,我感觉这阶梯修得太奇怪。”胖子幽幽的说。

    “怎么讲”我问。

    “我说不上来,但我认为的确要赶紧回去了。”胖子回答。

    我们立刻打道回府,还是一样的阶梯,一样的感觉,走着走着,我的呼吸也开始急促了些,心脏贴着胸腔快速敲击。若不是刚才说我们往回走,我压根只会认定我还在向前走,没有回去和胖子说的一样,始终察觉这阶梯有问题,就是说不出来。

    “老板,怎么,怎么走不回去了”胖子问。

    “别说昏话,没到呢。”金龙回答,他知道现在队伍的气氛已经很不一样,不能再失任何去信心,影响士气。

    可又走了近半个多小时,我们的速度一致的,理应回到入口才对,瞳孔里除了阶梯走廊,什么也没看到。心中连我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了,这个走廊太诡异了。按我们的步伐,一步近半米计算,这来来回回的,少说也有千米了,这是不是可能的,绝对不可能。

    看着那些工整的阶梯,我没再感觉它有多好,多完美,反而觉得这简直就是恶魔的恶作剧,脚步沉重的落在阶梯上,整个耳边都是自己的呼吸声。我心中开始萌发一个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结论:

    “我们在绕圈”